网络分析仪的校准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步骤。校准过程主要目的是消除测试系统中的误差源,包括但不限于电缆损耗、连接器重复性、失配等。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校准方法:
响应校准(Response Calibration):这是最简单的校准形式,主要用于相对测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校正幅度和相位响应,但不能修正系统的绝对精度问题。
单端口校准(One-Port Calibration):
短路-开路-负载(Short-Open-Load, SOL):在这种方法中,使用标准件如短路器、开路器和负载对单个端口进行校准。
短路-开路-负载-直通(Short-Open-Load-Thru, SOLT):扩展了SOL方法,在双端口测量时增加了一个直通(Thru)标准件用于校准传输路径。
双端口校准(Two-Port Calibration):
直通-反射-线(Through-Reflect-Line, TRL):适用于无法获得精确负载标准的情况,特别是在高频段。它依赖于直通、反射(通常为短路或开路)和一条已知电气长度的传输线。
增强型TOM(Extended Thru-Offset-Short-Open-Match, ETOM):这种方法改进了传统的TOM技术,提供了更高的准确度。
归一化校准(Normalization Calibration):这种校准方式旨在补偿测试夹具的影响,通过在测试夹具两端添加参考平面并进行测量来实现。
自动校准模块(Automatic Calibration Module, ACM):这是一种便捷的方式,使用预先校准过的模块直接与网络分析仪连接,软件会自动执行校准过程,无需手动操作标准件。
多端口校准(Multiport Calibration):对于涉及多个端口的复杂测试设置,可能需要专门的多端口校准技术来确保所有端口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正确表征。
每种校准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具体的测试需求、可用的标准件以及预期的测量精度。正确的校准不仅能提高测量的准确性,还能减少由于测试设备引入的误差。因此,在进行精确测量之前,选择合适的校准方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