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8165787025 / 0755- 23727890
人才招聘 下载中心
仪器准备
校准:在使用色差仪之前,需要进行校准。通常使用标准白板和标准黑板进行校准。标准白板用于校准仪器的亮度和颜色测量范围的最大值,标准黑板用于校准最小值。将色差仪的测量头对准标准白板,按下校准按钮,仪器会自动调整内部参数,使测量值与标准白板的已知颜色参数相匹配。这个过程确保了仪器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就像给一把尺子确定了准确的刻度一样。
设置测量参数:根据测量对象和目的设置相关参数。例如,选择合适的色彩空间,常见的有 CIELAB、CIELCH、RGB 等。CIELAB 色彩空间是基于人眼视觉感知均匀性建立的,比较适合用于大多数的色差测量情况。同时,还可以设置测量的光源类型,如 D65(模拟平均日光)、A(模拟钨丝灯)等。不同的光源会影响物体颜色的呈现,正确的光源设置能使测量结果更符合实际观察情况。
样品测量
测量位置选择:对于均匀颜色的样品,如单色的塑料片或织物,选择样品的中心位置或者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测量。如果是有图案或者纹理的样品,需要确定测量是针对图案中的某个颜色部分,还是考虑整个图案的综合颜色效果。例如,对于有花纹的织物,若只关心底色的色差,就只对底色部分进行测量;若要考虑整体视觉效果的色差,则需要在包含花纹和底色的多个位置进行测量。
测量操作:将色差仪的测量头垂直且紧密地对准样品表面。确保测量头与样品之间没有缝隙或者遮挡物,以防止外界光线干扰测量。按下测量按钮,仪器会发出一束光照射到样品上,并接收样品反射回来的光,然后根据内部的光学和电子元件对反射光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样品颜色在选定色彩空间中的坐标值,如在 CIELAB 色彩空间中的 L*、a*、b * 值。一般情况下,仪器会在短时间内(通常几秒)完成测量并显示测量结果。
色差计算与结果分析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为了得到更准确的结果,通常需要对同一样品的同一位置或者不同位置进行多次测量,然后计算平均值。例如,对一块塑料板材进行色差测量,在板材的不同角落和中心位置进行 5 - 10 次测量,将得到的 L*、a*、b * 值分别求平均,这样可以减小因样品局部不均匀或者测量误差带来的影响。
色差计算:在得到两个样品(如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的颜色坐标值后,就可以计算色差。以 CIELAB 色彩空间为例,使用公式来计算色差,其中、、分别是两个样品在 L*、a*、b * 坐标上的差值。如果使用其他色彩空间或者色差公式,如 CIEDE2000 等,按照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结果分析:根据计算得到的色差数值来判断样品之间颜色差异的程度。在 CIELAB 色彩空间中,一般认为小于 1 时,人眼很难察觉出色差;当在 1 - 2 之间时,有经验的观察者可以察觉到轻微色差;当大于 3 时,色差比较明显。不同的行业和应用场景对色差的可接受程度不同。例如,在高端印刷行业,可能要求小于 2 才能满足质量要求;而在一些普通建筑材料的应用中,小于 5 可能就可以接受。
深圳市讯科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26918号-1
*为了您 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 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