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B150.3A-2009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装备在高温条件下的耐受性,判断其性能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通过模拟极端高温环境,该标准为装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装备在实际部署时能够安全、有效地执行任务。
一、测试项目内容涵盖如下内容
恒温工作试验;循环工作试验;恒温贮存试验;循环贮存试验。
程序1:贮存试验(包含循环贮存、恒温贮存),贮存试验至少进行7各循环的试验,每个循环周期为24小时,与最严酷地区正常年份最严酷月份中极端温度出现率为1%时的小时数相对应。每个循环中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大约为1小时。若要延长关键材料或高温敏感材料的贮存时间,则应增加循环数以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程序2:工作试验(循环工作试验),工作暴露试验至少进行3个循环,通常足以使受试样机达到其最高响应温度,若难以重现温度响应时,建议最多采用7个循环试验。√ 恒温暴露试验(恒温工作试验):受试样机暴露于高温环境中达到温度稳定后,再保持试验温度至少2小时(通电工作试验);
恒温贮存试验:受试样机暴露于高温环境中达到温度稳定后,再保持试验温度至少2小时(断电贮存试验);
二、初始检测
试验前所有试件均需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检测,以取得基线数据。检测按以下步骤进行:
对试件进行目视检查,应特别注意应力区(如铸件拐角部位),记录检查结果。
按技术文件的规定,在试件内、试件上或其周围安装温度传感器。对于程序
2,为了确保测量到试件的最大温度响应,温度传感器应装在功能元件上。
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将试件装入试验箱。√ 按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工作性能检测,记录检测结果。若试件工作正常,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程序I或程序Ⅱ。
三、测试方法或步骤
1、循环贮存的试验测试步骤如下√ 使试件处于贮存技术状态。
将试验箱内的环境调节到试验开始阶段的试验条件,并在该条件下使试件温度达到稳定。
将试件暴露于贮存循环的温度(适用时还有湿度)条件下,暴露持续时间至少应为7个循环(若采用 24h 循环,则总共 168h),或技术文件规定的循环数。若技术文件有要求,则应记录试件的温度响应。
在循环温度暴露结束后,将试验箱内空气温度调节到标准大气条件,并且保持在标准大气条件下,直至试件温度稳定。
对试件进行目视检查和工作性能检测,记录结果,并与试验前数据进行比较。
2、恒温贮存的试验步骤如下
使试件处于贮存技术状态。
将试验箱内的环境调节到规定的试验条件,并在该条件下使试件温度达到稳定。
在试件温度达到稳定后再继续保持试验温度至少 2h,以确保测量不到的内部元(部)件的温度真正达到稳定。若内部元(部)件的温度无法测量,则应根据热分析确定额外的热浸时间,以确保整个试件的温度都达到稳定。
在恒定温度暴露结束后,将试验箱内的空气温度调节到标准大气条件,并保持在该标准大气条件下,直至试件温度稳定。
对试件进行目视检查和工作性能检测,记录结果,并与试验前数据进行比较。
3、恒温工作的试验步骤如下
按工作技术状态安装好试件。
调节试验箱内的空气温度使之达到所要求的恒定温度(适用时还有湿度)。
在试件温度达到稳定后继续保持试验箱内条件至少2h。若内部元(部)件的温度无法测量,则应根据热分析确定额外的热浸时间,以确保整个试件的温度都达到稳定。
尽可能目视检查试件,记录检查结果,并与试验前的数据进行比较。
使试件工作,并使其温度重新稳定。根据技术文件的要求对试件进行工作性能检测,记录检测结果并与试验前的数据进行比较。
使试件停止工作,将试验箱内的空气温度调节到标准大气条件,并保持该条件直到试件温度达到稳定。
按技术文件的要求对试件进行全面的目视检查和工作性能检测,记录检查和检测结果,并与试验前数据进行比较。
4、循环工作的试验步骤如下
按工作技术状态安装好试件。
调节试验箱内的空气温度(适用时还有湿度)使之达到技术文件规定的工作循环初始条件,并保持此条件直至试件温度达到稳定。
将试件暴露至少3个循环,或为确保达到试件的最高响应温度所需要的循环数。循环暴露期间尽可能对试件进行全面的目视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在暴露循环的最高温度响应时段使试件工作(由于试件的热滞后效应,最高温度响应时段与温度循环的最高温度时段可能不一致)。重复进行本步骤,直到按技术文件完成试件的全部工作性能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使试件停止工作,将试验箱内的空气温度调节到标准大气条件,保持该条件直到试件温度达到稳定。
按技术文件的要求对试件进行全面的目视检查和工作性能检测,记录检查和检测结果,并与试验前数据进行比较。四、其他要求
温度变化速率:试验中温度的升降温速率应不超过3°C/分钟,以避免温度冲击对装备造成额外的非预期损害。
湿度控制:高温试验通常不涉及湿度控制,重点在于温度对装备的影响。
检测结论:试验结束后,需对装备的外观、结构完整性以及工作性能进行综合评估,确保无明显损伤且性能未受影响。